总结广告投放要点和结案报告要点

根据在广告投放和写结案报告过程中的学习、实践进行总结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85 个回答

莫晔佳

在本次计算广告学课程实践中,我作为组长带领第五组完成了万太医肠胃贴的抖音信息流投放项目。通过本次投放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计算广告不仅是数据与算法的博弈,更是战略思维、用户洞察与团队协作的融合。结合三轮投放中浮现的问题,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深度反思和经验总结。

一、目标人群层面:先入为主是大忌,人群设定应先宽后窄逐步收紧

第一轮投放中,虽然我们组的千展成本明显低于其他组别,但我们组的高曝光(3.6k)却并没有转化为点击(CTR2.86%)与转化(客单价50.23元),这印证了低价流量优质流量这一点。虽然计划二ROI3,但千展成本依然很低,也许就像yy老师说的那样,低价流量指向的也许就是低消费力人群(如四五线人群),这可能就是我们客单价低的原因。我们组一开始的覆盖人群只有7000w,后面逐步放开到20e,前期因先入为主而导致定向人群的过度窄化(如仅聚焦母婴相关的标签)和反复修改设定,导致系统学习不足,流量池陷入同质化内卷。因此,投放实操还是要坚持实践出真知这一点,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一定是需要数据支撑的。

二、素材优化策略:拆解痛点单个测试进行比较

在第二轮投放中,我们没有将万太医肠胃贴的痛点分散到每一个视频素材中,因此无法分析比较出哪一个才是最核心的需求,这也为后续素材优化设下了困难。而第一组却能够素材有独立投放测试的意思,每个素材仅聚焦于一个用户痛点,这样后续就能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痛点的表现,再将表现优秀的文案和视频组合起来重新设计素材。

三、团队执行层面: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虽然本次我们组分为了脚本组、剪辑组和投放组,但是在投放组-脚本组的沟通仍存在改善空间。首先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千川系统的数据面板,分析优秀转化素材的脚本结构,也没有根据视频的流失率进行脚本的调整。其次,在第二轮投放中我们因为没有及时检查素材审核状况而导致错失半天流量高峰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需要预留半天审核缓冲期的教训,更强调了系统探索深度不足、团队沟通联系不足导致团队士气受损的痛点。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肖嘉琪

本学期完成了计算广告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课程中我不仅了解到、学习到计算广告的定义,还与同学一起组成一个真正的项目组负责万太医的千川投放,从学习如何投放到自主构思、拍摄、剪辑投放素材再到成功投放的过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投放素材需有足够的吸引力

我们小组整个三轮投放的视频素材均采用“黄金三秒+痛点引入+产品展示+专家口播+购买转化”的结构,通过开头快准狠的黄金三秒让目标受众停留,紧接着进行一系列的痛点罗列和产品引入加深受众对产品的印象,再运用专家口播提高视频内容的权威性,最后通过“点击下方链接”等话术进行购买的转化。素材是否足够有吸引力、足够触达消费者痛点是投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在第二轮中我们小组的视频主要都是单一痛点的展示,并未覆盖多痛点,导致ROI很低;而在第三轮中我们小组改为多痛点的快速罗列,直抓消费者痛点,完成进一步转化。


2.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和沟通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成员间的信息和资料第一时间共享,提高效率,我们小组采用了飞书和腾讯会议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飞书共享脚本和剪辑好的视频,投放组在每次投放计划时均开启腾讯会议录制以便后续复盘。这样的协作模式让我们小组的工作效率直线上升,有问题也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和修改,大家一起高效地完成了本次万太医的三轮投放。


3.投放后及时反思,吸取经验为下一次做准备

在撰写结案报告以及制作PPT时,我们小组在不同的投放轮次放入了我们小组自己总结出来的独特小经验,不仅是提醒大家更是警醒自己在以后的投放中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每一条小经验都是我们在三轮投放的每一轮投放后总结反思出来的问题,比如标准投放时不要多次修改计划;全域投放时视频审核全部不通过耗费半天时间和大量经费,也让我们总结出后续投放需要预留最少半天的素材调整期,确保素材审核无误。人是在不断地反思中进步的,此次投放过程也让我更坚定了及时反思调整的决心。


总的来说,本次计算广告学课程非常有料和有趣,不仅有理论上的教学,还有切身体验的实践。当我真正接触和学习了投放的整个流程,才明白看似轻松的投放背后需要的是多个人的努力和配合。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的投放实践,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计算广告的魅力,得到的宝贵经验我也会铭记于心。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苏钰棠

广告投放要点

1.首先应该明确定位目标人群,以24-50岁女性家长为核心,投放的广告视频内容应紧扣她们对小儿健康的需求与心理,强调产品对孩子成长的呵护。例如前期发现使用男性角色口播效果不佳,则需要随着数据反馈及时调整。

2.在素材制作与选择方面,我们采用痛点引入加“专家”讲解发现效果显著。运用AI人声合成素材以及添加适当特效的视频能一定程度提高转化率,同时也可以避免素材同质化。

3.投放策略与预算管理方面,例如我们小组第一次投放,展示次数不高,广告覆盖面较小。但是点击率较高,表明了广告吸引力较强。但是平均千次展现费用(CPM)为238.64元,费用较高,需评估是否合理。直接支付ROI2.19,投资回报率良好,表明广告成本效益较好。随后针对第一次投放的结果进行复盘后进行了后续两次的投放,但是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广告投放整体处于亏损状态,投入产出失衡,订单量稳定但转化效率低,素材质量参差不齐,最重要的是受审核限制较多,经常出现不过审或者过了审核以后还被打回来的情况。复盘后强调了规避涉及医疗承诺、国家机构认证背书等易被拒审的点,遇审核问题应及时申诉。

 

结案报告要点

1.清晰列出三次投放的时间节点和各项关键数据,运用表图表等直观方式以方便查看投放效果。

2. 明确指出投放过程中的问题,如素材转化不均与审核机制之类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优化建议。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任永康

在本学期计算广告学课程的学习中,我不仅了解到了计算广告学的理论知识,还与同学们组队,负责万太医小儿肠胃贴在巨量千川平台上的广告投放。从学习投放技巧,到自主构思创意、素材准备,直至最终成功完成投放,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以下便是我对广告投放要点和结案报告要点的总结。

一、素材吸引力

在巨量千川平台投放万太医小儿肠胃贴广告时,素材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抓手。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产品解决儿童脾胃虚、便秘、睡眠差等肠胃问题的效果,同时突出二类医疗器械认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在规避平台审核风险的同时,让家长用户一眼就能看到产品核心优势,从而提高点击率和转化率。

二、巧用 AIGC 技术提效

AIGC 技术为广告创作带来极大便利。借助其高效的内容生成能力,可快速产出大量广告文案、视频脚本等素材。同时,利用 AIGC 的生成数字人,还能减轻创作压力,以多种样式的数字人丰富广告内容多样性,提升投放效果。

三、团队协作和沟通

身为第六组的组长,在投放过程中就需要让团队成员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从第一次标准推广下的投放策略制定,到第二三次全域推广素材制作、审核修改,再到整体投放执行与监测反馈,让整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

四、每次投放后的及时复盘

每次广告投放后,及时复盘总结至关重要。我们组也是因为在这一方面的缺乏。,导致最终成绩并不是很好。例如对某个素材的点击率、转化率、购买时间段等,都应该被关注到,并且思考自己的关联,及时做出调整。

五、复盘结果呈现

针对最后一次的三次汇报总结,老师也给出了很多建议。在标准推广下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背后隐藏的用户行为特点、偏好趋势以及投放渠道效果差异等洞察,而在全域推广下又要多看其他优秀素材案例,学会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容。并且在呈现形式要简洁又突出重点,让老师能够一眼了解到情况。同时又不会让汇报只在读ppt上的文字。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对我而言收获还是很多的。希望在后面,会有场景将这次课程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其中。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郑元东

之前对信息流广告有过涉猎了解,通过这次课程之后我也是更加系统地了解了抖音广告的投放系统。在为期三个星期的投放时间中,我担任了第五组的视频组组长,主要任务是负责出脚本以及统筹视频,虽然本组最终的视频数据并不亮眼,但是也学到了许许多多以前遗漏的知识点,掌握了更加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不再简单地认为投放视频只是“玄学”

1.视频素材分析需要更加细化

在三个投放间隔期间,我们视频组对视频的分析相对较为局限,多痛点视频数据好就全部塞痛点,实则针对哪种痛点的数据最好并没有做一个系统的测量,这也为我们后续筛选视频素材带来了困难,在这一点我们需要像第一组看齐学习,拆分痛点素材,分开测试视频数据,而后再将数据最好的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

2.团队协作沟通需要强化

在整个投放周期中,其实脚本和投放的沟通是最少的,脚本组需要投放组的数据反馈来选择哪种素材最好,投放组要通过脚本组所给出的视频类型来确定投放计划,而我们加好在这一环节非常薄弱,可能也是初次投放的原因,第二次投放全部不过审确实让整组的同学有些“爆炸”,大家将目标转为过审而非如何更高效地沟通,所以以后我会提议在飞书单独建立一块脚本和投放共同的区域,保证每次投放前和投放后都能做好对接。

3.高效借助工具,制作多样化素材

本次答辩中,我们看到了其他小组许多优秀的素材,包括不限于自己打扮成医生拍摄素材口播,利用ai进行画面创作,在我们组启动投放计划之前其实是有想过去自己拍摄口播画面,但是碍于大家都没有上镜口播经验所以只能暂停想法,但是在第三轮投放我们小组利用了剪映ai数字人做出口播,最终数据也很不错,还是很后悔没有早点使用更多工具辅助我们的素材制作了。

4.数据可视化,ppt制作

其实答辩过程中也是认真观看了其他小组的展示,的的确确他们不乏一些亮眼的成果,但是有些小组的数据和ppt画面均是大段大段文字的呈现,确实让人抓不住重点,对比也不够直观,他们的展示也被老师提及到了这一点,所以未来在这一点上面需要更加注重。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苏越

 一、广告投放策略

首先要明确目标受众定位,我们一开始精准锁定 25 - 40 岁的年轻父母,他们关注儿童健康且活跃于抖音平台。后来对于地区也设置限制,精准到三四线的城市与地区。其次是投放渠道与时间,根据抖音平台用户使用习惯,在晚上 7 - 9 点重点投放,特殊节点加大投放力度。

二、广告创意与内容

创意构思方面需要聚焦产品改善儿童脾虚症状、增强免疫力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发家长共鸣。同时又不能使用违禁词,因为保健品和药品十分相似,容易卡审。

内容形式方面采用真人演示以及医生指导结合,设置真实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相信度。在后续也持续优化,根据数据反馈调整文案、优化视频质量,及时更新创意内容。

三、自我反思与成长

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学习到了数据分析、渠道运营等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沟通能力提升:参加培训,提高表达与倾听能力,促进团队协作。

抗压与耐心增强:通过心理素质训练,保持冷静,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通过本次实践,我提升了广告投放与结案报告撰写能力,也认识到自身不足。未来,我将不断学习进步,为团队创造更多价值。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吴佳慧

在本次广告投放课程实践中,我受到了诸多启发,按照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总结:

一、广告投放要点

(一)策略规划与投放执行

我们组在策略规划规划方面,主要聚焦宝妈群体,尤其是 31-40 岁购买力强的女性。聚焦孩子脾胃问题,像挑食、便秘、流鼻血这些痛点,围绕痛点设计投放策略。在分阶段投放上,我们用了 “控成本-放量-挖潜” 的三步走逻辑,首轮冲 ROI(最终做到 2.49),次轮放开流量,三轮继续优化素材寻找潜力点。投放的时候,我们时刻关注点击率、转化率等数据,低质素材就直接淘汰,有潜力的素材就单独建计划测试放量,把大部分的预算都投入到有潜力的素材上,比如高知妈妈的视频。

(二)素材创意

做素材的时候,我们尝试了多种人设,比如女西医、男中医、高知妈妈和养生博主,通过口播讲述 “孩子积食”“睡不安稳” 场景化的故事,让宝妈们更有共鸣。此外从别的组得到启发,广告投放素材的制作可以深度结合端午节这种节日节点,结合 “粽子吃多了积食” 这种应季痛点做素材,有大概率会取得不错的转化效果。人群方面也可进行细分,比如区分给小镇青年和中老年群体投放的素材,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素材可以放慢讲述节奏,多强调 “脾胃调理” 的长期作用。

二、结案报告要点

在呈现结案报告方面,需要清楚列出消耗、曝光、点击率、ROI、转化率等数据,并结合可视化图表进行分轮次复盘。此外应重视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呈现问题与改进策略,像凌晨停投导致数据下滑、素材创意疲劳这些坑也需要指出,再提些改进措施,比如延长测试期、多做些差异化素材,比如聚焦于暑假这一时期,围绕孩子放假、父母需要工作可能没时间关注孩子身体状况、需要万太医肠胃贴帮助等等情境产出素材。

三、个人实践总结

作为组内策划&演员组的成员,我觉得做素材的时候 “人设可信度” 和 “场景真实感” 尤为重要,也就是演员要具备“信念感”,拍摄成员要注重取景的专业性。同时口播内容也需仔细打磨,具有敏锐的违规词意识和辨别能力,力求做到素材一次性过审,为后续素材测试与投放争取充足时间。此外团队分工也尤为关键,我们10人分为策划&演员、剪辑、投放三小组,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尤其是素材迭代时剪辑组和投放组根据点击率等数据调整剪辑节奏和素材搭配,总体配合较好。

在问题总结方面,听取本组和其他组投放经验,我懂得了投放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频繁删除素材或者更改投放时间,有可能干扰平台推流算法,产生预算的浪费。放量投的时候需要算好预算,必要时可以设置分时预算上限。同时,新素材需要给够测试时间,例如高知妈妈的视频刚开始没有转化,后来单独建立计划,ROI可以达到3.06,差点这一素材就被提前扔掉,因此需要保有一定的测试时间。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徐天禾

个人结课作业总结

——基于“万太医儿童肠胃贴”抖音千川投放项目

在本次计算广告课程的实践项目中,我们围绕“万太医儿童肠胃贴”开展了为期三轮的抖音千川广告投放。过程中不仅深入学习了广告投放的策略、数据分析与素材制作,更通过实战积累了大量团队协作与应对突发问题的经验。

一、广告投放

在投放策略上,我们组采用了“标准推广—全域推广—精细放量”的节奏推进。第一轮为标准推广,主要测试人群与素材组合;第二轮转向全域放量,尝试大面积覆盖;第三轮则围绕高转化素材精细优化,追求更优ROI表现。人群策略方面,我们根据灰豚数据等工具锁定“31-40岁宝妈”为主要投放对象,尤其关注其关注的关键词如“积食”“便秘”“睡不好”等儿童常见脾胃问题。

预算与计划分配方面,组内采用“122”结构:首日投放100元保守起量,后两日逐步放量加速消耗,保障素材和算法有充足的学习空间。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多个备选计划组,以便在系统学习失败或审核未过时快速切换,确保投放不中断。

二、结案报告

我们在结案报告中详细复盘了三轮投放的指标变化与策略调整,利用ROI、点击率、转化率等数据佐证不同计划与素材的表现差异。例如,计划一与计划二之间通过定向优化与预算提升,实现了1014%的ROI增长;第二轮素材由于痛点单一、消耗过快而导致转化滞后,经过第三轮多痛点覆盖、规避审核风险后,ROI提升至1.27,涨幅达388.4%。

报告中还重点归纳了关键经验:①标准推广阶段避免频繁修改计划,防止系统学习失效;②素材投放需预留半天审核期;③高转化素材应单独建计划放量,避免被平均拉低表现;④素材要注重“黄金三秒”吸引力,并在文案中明确展示痛点、专家背书与转化引导。

三、个人能力

在本次项目中,我负责视频素材的剪辑与初步制作,这一环节对广告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从素材处理到剪辑排布,我逐渐摸索出几个重要要点:

首先是“结构统一”,我们结合组内转化高的案例,总结出“黄金三秒吸睛—明确痛点陈列—专家背书(数字人/仿真声)—行动召唤”的通用模板,在多个脚本中进行复用和改编。其次是在节日节点的内容包装上,我们特别制作了“端午吃粽子导致积食”的节日痛点视频,用情境化推动转化,虽然整体转化一般,但这次节日借势经验为未来做节点内容积累了思路。

剪辑上,我学会了如何规避审查风险,比如缩短特写镜头时长、避免医疗敏感词、设置字幕区避开商品链接遮挡等。同时利用剪映的AI工具生成数字人口播与配音,提升素材的多样性,降低重复内容导致限流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次项目让我从广告逻辑的“观看者”真正走入了“生产者”的位置,也让我意识到短视频广告不仅是视觉作品,更是一场对点击率、转化率和成本的博弈。未来无论是否从事广告行业,这次实践中所训练的内容敏感度、节奏判断力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会成为我宝贵的能力资产。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谢婕

在广告投放和报告撰写中,我认识到广告投放中我们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调整的内容,并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一、用户定位和痛点挖掘方面

我们聚焦 “关注儿童脾胃健康的宝妈” 这一核心目标群体,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出宝妈们最关注的五大核心痛点。通过大量测试发现,采用西医或中医人设的素材转化效果最佳。比如使用女西医人设的素材,ROI 达到了 2.37 。在视频脚本中摒弃传统的纯营销话术,采用 “场景化故事” 和 “知识科普” 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用户对产品的兴趣和认知,使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我们通过长期监测发现,广告素材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1 - 2 周。以女西医素材为例,在第三轮投放时,ROI 出现骤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批量生成差异化内容的机制。可以从不同的场景、案例、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比如更换故事中的孩子形象、拍摄不同的使用场景,或者调整科普知识的讲解角度,持续为用户带来新鲜感,保持广告效果。


二、投放策略分层实施

投放初期采用集中流量与精准定向策略。通过高出价(50-55元)在激烈竞争中争夺优质流量,确保广告优先触达目标用户。同时,聚焦宝妈活跃时段(早7点-凌晨1点)投放,提升广告曝光概率。此策略使首轮投放即取得ROI 2.49的良好效果。放量阶段对各类素材分层测试,实时监测数据,迅速淘汰低效素材,避免浪费。对潜力素材(如转化率和ROI表现突出的高知妈妈素材)则集中预算加投,最终其ROI提升至3.0。最后在持续投放过程我们先适度放宽定向条件以扩大覆盖、积累数据,再基于数据分析科学决策。例如,发现晚8-10点为高转化时段后,对该时段溢价投放;针对高转化率的31-40岁人群优化定向策略,最终使该群体转化率达到11.56%。


三、数据对决策的影响

高点击低转化原因:当出现广告点击量高但转化率低的情况时,从多个维度进行归因分析。首先,可能是用户画像出现偏差,吸引到了非目标人群,比如广告误触到对儿童脾胃健康不感兴趣的用户;其次,用户对产品信任不足,可能是广告中缺乏实际的效果演示,无法让用户直观看到产品功效。


四、反思与优化方向

首先是避免过度干预。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应避免频繁修改广告计划,如随意增减素材、调整投放时段等,会严重干扰算法学习。以某次投放为例,修改记录达 8 次之多,算法需要一定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投放策略,频繁修改会使算法无法准确判断用户喜好和投放效果,导致广告效果下降。因此,在投放过程中应保持策略的相对稳定性,给算法足够的学习时间。

投入的预算要与节奏相匹配。在放量期,要预留充足的预算,以满足广告大量曝光和获取流量的需求。同时,要合理控制预算消耗速度,避免在深夜等低转化时段超耗。在测试期,要为新素材保留足够的验证时间窗口,给予其充分展示和优化的机会,不能因为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就过早放弃,确保能够筛选出真正优质的素材。

优化方向:延长素材生命周期,通过结合节日节点进行营销,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内容;减少对算法的过度干预,让算法更准确地学习和优化投放策略;强化对高价值人群(31 - 40 岁女性)的定向投放,进一步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转化率。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高亚楠

在本次万太医千川投放中,我主要进行了视频投放的相关任务。我们小组小组三轮总曝光7197次,点击量267次,点击率3.7%,标准推广期间账号新增粉丝数1(17%),评论1(100%),点赞次数8(40%)。

在第一轮投放中,我们过度进行标准推广计划的修改,导致影响了系统的学习,且人群设定范围果小,因此整体效果不是很好。

在第二轮全域推广中,我们实行端午集中测试+⻓线投放的策略,整体成交订单数仅为1,一方面或许是素材初期消耗过高但转化滞后,导致有效转化出现时预算已耗尽消耗最高的素材痛点展示单一,且没有简洁明了地表述痛点,也可能和系统处于学习探索阶段有关。

在第三轮投放策略中,我们保留了第二轮产生转化的视频素材,采用122的分配公式,第一天每日预算为100元/天,第二-三日每日预算为200元/天,通过首日保守投放稳定模型,保证此轮有充分的系统学习时间,后续增加预算加速消耗,提高视频素材流量获取能力,确保三天投放期预算能被充分、合理地利用。

在这恶搞过程汇总,我第一次真正实操进行千川的投放,补足了我之前只有千川视频制作的不足。

请先 登录 后评论